怀疑有心理疾病表现症状
2
2023-05-24
2022年北京冬奥会,谷爱凌和苏翊鸣的出众表现刷爆全网。
谷爱凌突出的临场表现和优异的成绩,让网友看到了“青蛙公主”在压力面前的强大心理素质,无数人拍手称赞。
其实,这只是她人生高光的其中一个时刻,在2020年12月,谷爱凌还以SAT 1580分的高分(总分1600),被美国斯坦福大学录取。
而滑雪小将苏翊鸣,更是在17岁的年纪,实现了我国在单板滑雪项目男子坡面障碍技巧赛上的奖牌零突破。
青春年少的他们,却有如此卓越的成就,这让很多网友陷入了抑郁和焦虑。
在谷爱凌和苏翊鸣“发光”的背后,有着优秀人士的共同点。在采访中我们不难看出,他们都懂得主动管理内心的焦虑和恐惧,避免了不必要的“精神内耗”,这是对当下“躺平”最有力的反驳。
而精神内耗正是现在无数“佛系青年”“躺平青年”“社恐青年”畏缩不前的主要原因,某种程度上来说,是精神内耗导致了无数人的社会性死亡。
一、什么是精神内耗
首先,需要澄清一个观念。
有很多人把“精神内耗” 与 “性格内向”联系到一起。其实外向的人不仅也有“内耗”,还会耗费更多,反倒是很多内向的人并不会产生什么“内耗”。“
“精神内耗”与性格内向外向没有必然联系,它只是一种不太“节能”的思考方式而已。
一些来访者会询问我何为精神内耗?百度和智库给出的解释是“个体在自我控制中,需要消耗心理资源,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一种内耗的状态,内耗的长期存在,会让人感到疲惫”。
这种疲惫并非身体劳累导致,而是心理上的主观感受,是个体在心理方面过度损耗导致的。
“精神内耗”的表现:
对于“精神内耗”而言,不太敏感的人会感到: 没做多少正事,就无缘无故心累,尽管疲惫却又难以入睡,头脑很兴奋。
稍微觉察一下,会发现自己总是胡思乱想,总是在跟自己较劲,脑袋里好像有两个小人在打架,各种信息在互相搏斗。
而在外人看来,它的表现主要有两种:
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拖延,明明很重要的事情却一直拖着不去做。
比如我在创作这篇文章的时候,翻阅资料、比较资料的对错,信息杂乱,一时间没有思路,导致心理资源消耗殆尽,也进入了“待机”状态,导致迟迟无法交稿。
这也足可见,内耗人皆有之。
第二种内耗的表现是喜欢思想反刍。反复思考发生过的事、童年家庭的悲喜剧,我刚才说的哪句话欠妥?下次吵架该怎么发挥?
10岁的时候我爸为什么打我……如果这种大脑活动发生在睡觉前,引发一系列消极情绪,就会促使神经系统兴奋,进而影响睡眠。
二、精神内耗的坏处
根据内耗的表现,我们不难看出,内耗的首要坏处就是失眠。
白天工作繁忙,没有时间想太多,但是一到晚上闲下来了,躺在床上想想白天、过往发生的事,就触动了情绪,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。这一行为,对于有些人还容易形成习惯。
因为复盘带来了“获益”,大脑会奖励自己沿用这种行为,慢慢就形成了失眠的惯性,危害身心健康。
其二,做事犹豫不决,时间管理无效,拖延、工作效率下降。
拖延,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坏处。拖延的内核大都是完美主义的倾向,完成一件事本身可能不是问题,但总是想着超越其他人,做到最好。这会对个人的心理会造成连锁反应,影响日常生活。
举一个例子:来访者李一航(化名)是一名建筑设计院的设计师,生活很简单,有工程的时候做好自己的部分,没任务的时候,去郊区玩玩汽车“甩尾”“飘移”。
有段时间,他发现自己从大学开始,每次来了一个设计方案,总是拖延到最后时刻。
在思考方案的时候,明明一天什么都没干,也不想说话、感到疲惫。
因为脑袋里有太多信息,常常感觉自己脑袋要爆炸了一样,不知道哪一个更好,在纠结的过程中工作效率极低,而且一旦大脑过度思考、进入待机状态,就会表现得心不在焉。
如今,李一航已经从实习生成长为专业的设计师,这个问题仍旧困扰着他。有一次,因为心不在焉,开车差点出事,令他十分害怕。
不仅如此,还会因为这个问题影响他与妻子的感情,他发现:在方案提交时间附近,自己就特别容易焦躁,忍不住跟妻子争个输赢。
像李一航这样的例子,可能很多人有同感。内耗除了带来工作效率下降,在甄别有用信息上左右为难,还会由此产生不良情绪,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。
内耗就像心灵被蒙上了一层薄雾,迟迟散不去,黏腻、不明朗。
其三,厌弃自己,自责、内疚等负面情绪增多。
总是拖延、工作效率下降,导致焦躁发脾气。正如李一航工作迟迟不能完成,影响了飙车,常常跟妻子发生冲突,他觉得自己工作和生活一塌糊涂,厌恶嫌弃自己。
他厌恶的其实是自己距离心中完美形象相差甚远,他会责备自己偷懒或是没有达到预期,在心里把自己贬得一无是处。
这一系列机制背后的内核,都是“完美主义”的思考倾向。所谓我这个方案还有瑕疵,能不能做得更好……
不断地苛责会引起内耗,进而因为内部的心理资源消耗殆尽,无法向外界提供正常的反馈。
夫妻间的爱情流动,因为内在枯竭,无法给予妻子爱的反应,因为一点点小事,就会发生不快。而与妻子发生不快会引发他的内疚、自责,进而更没有精力去完善更好的方案……
基于前面三点,我们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,最终把自己搞得异常疲惫。每一次脱离拖延,或者停止“复盘”,那一瞬间都好像是“死里逃生”。
三、精神内耗如何形成
这种机制是如何形成的呢?有些人会说是内心的不自信。有些道理,但不尽然。
如果不自信,你可以看看自己有没有因为拖延被炒鱿鱼。很多拖延的人,反而是对自己负责的工作很有信心,每一次的惊险刺激都会“险象环生”,而这种刺激的过程反而会加重拖延。
李一航大学做建筑三维建模的作业时,作业期限是一个月,他通常是前三周都和寝室兄弟通宵打游戏、出去喝酒,直到前一周才连续熬夜完成……
这种经历多了,就会觉得我的能力很强,不用急。这是自信,不是自卑。
事实上,和兄弟玩游戏、喝酒的他因为脑中还有任务,玩得并不尽兴,着急又无法马上完成作业,也会感觉疲惫。
他这个状态就像高中生,明知道有作业要交,有题目要解答,但还是要刷视频、看小说耗费时间。在娱乐时无法全身心投入,也非常累。
不管是拖延、还是思想反刍,如果最终导致我们的内疚、自责,心理学把这个状态称为高敏感、低自尊状态。
通常意义上,我们认为自信的反面是自卑,自信是指向我们对自己能力的主观信任,而自卑的准确解释是低的自尊水平。
对自己完美表现的期待,是自尊的需要,自尊心强其实是一个人自尊的需要性强。
自尊需要,是维护自我形象的防御心理非常强大,当别人指责自己或遇到挫折时否认失败、为失败作辩解等。
而事实上,如果内在认可自己,就是一种不会质疑内核、坦然接受一切的状态。所以,是高敏感、低自尊的状态导致了内耗的形成。
四、怎样应对精神内耗的侵袭?
改善自尊状态,才是改进内耗的关键所在。
改善自尊状态需要消耗时间和努力,但并不是绝症。很多人会给出一些改变内耗的方案,包括分清哪些是自己的事,哪些是别人的事……
诚然,这些方法很有用,但有些人在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难免又陷入内耗,导致更早放弃。
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,我会给来访者很多方法,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,帮助来访者通过练习,固化这些行为。建立了新的行为,就可以替代旧的行为模式和思考习惯。
这里不得不提的是马修·麦凯的书《自尊》,艺人张艺兴靠这本书走出了自己的低自尊状态。这也足可见低自尊本身不是那么可怕的问题,甚至是很多成功人士的标配。
可能由于家庭的不当养育,也可能因为成长过程中受到的环境创伤,我们难免在内心有一个严厉的“批评者”。
《自尊》里这样描述:
“挨打或批评的孩子,能够切身感受到失去父母的爱,他在那时成了一个坏孩子。孩子能够隐约觉察出父母为自己的成长提供衣食,为自己的情感提供滋养,如果被父母厌恶,他就小命不保。”
父母的评价如此重要,我们慢慢内化了一套规则或者语言,我们会知道哪些事是禁止的,这就是那个“批评者”。尽管父母已经不再批评成年后的我们,但是批评者仍旧会严格要求我们。
既然摆脱内耗的思路很简单,与内在的批评者和解即可,那具体怎么做呢?
第一, 自知、自察。
自知和自我觉察,面对自己诚实,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。
当我们感觉到自己很差劲、不够完美的时候,我们要明确,这是内在的“批评者”在苛责我们
这个声音是“批评者”的声音,我们甚至可以给这部分起个可爱的名字,比如“小黄鸭”,起个没有权威的名字,方便拆穿它长期以来对我们的暴政。
第二, 停下来。
因为长期被自己的“批评者”实施暴政和统治,很明显,我们的内心一直在自我攻击,自我伤害。
先发现他的存在,承认他的存在,再停止攻击自己。
当我们发现了他,停下来,然后静静地看着自己的这部分,给他起名字就是为了让这部分脱离自己,让自己与这部分保持距离,这样就慢慢接纳他的存在,不与之抗衡。因为抗衡的结果就是内耗。
抗衡是一场必输的游戏,就像小时候自己跟自己下棋,总有一方会输,但输的那个也是自己。
第三, 学会关爱自己。
别着急,慢慢来,做好了前两步,才能做这一步。
关爱自己,不是请自己吃一顿大餐,暴饮暴食会发胖,更不是给自己买一个名牌包或者游戏装备,会致贫。
你觉得自己值得被爱,至少值得被自己爱,爱上自己,爱上你自己的缺点,就像你曾经爱上某个美女帅哥一样,即便对方也有缺点。
关爱自己,是自己受到同事的冷遇,不讨论怎么发挥更好,而是先安抚自己的内心,站在自己这一边袒护自己,就像一个够义气的朋友,感谢自己所付出的努力,而不是理所应当。
五、小结
1.内耗是一种心理资源不足呈现的“低电量”状态,内耗的长期存在会让人感到疲惫。这种疲惫并非身体劳累导致,而是一种心理上的主观感受。
2.内耗的表现可能是拖延,也可能是对事件的反复斟酌,但内核都是“完美主义“的思维倾向。
3.长期内耗,会导致“低自尊”状态,还容易形成恶性循环、失眠等,影响身心健康。
4.改善自己的低自尊状态,才是摆脱内耗的核心思路。与自己内在的“批评者”和解,学会关爱自己、维护自己,遇事先不要自我攻击和自我伤害。
这个世界最爱自己的人,不是母亲,不是伴侣,而是自己。如果母亲没让我们学会如何爱自己,离开她,或者我们内在的批评者本身,就是“母亲”。
那么,根据前面与“批评者和解”的内容,你会懂得,或许问题出在你的母亲身上,而不是你自己。
爱母亲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本能,哪怕只是质疑她一秒,第一时间就产生了自责情绪。那么,爱她胜过爱自己这件事本身,就说明我们目前所处的状态,正是一个需要成长和改善的状态。